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
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
时至处暑
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
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
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,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,初秋炎热将结束。处暑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。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。
处暑一到,万物炽热,终归清凉;人心也不再浮躁,开始怀秋,观赏最美人间,感悟生命之美。
这是指处暑之后,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,并且会把捕捉来的鸟放到地上展示,就如同祭祀一般,然后才会进食。
随着处暑节气的深入,气温逐渐下降,天气开始转凉,树叶开始变黄,草木逐渐凋零,天地间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气。
“禾”在这里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等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。农作物开始逐渐成熟,进入了收获的季节。
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其间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处暑前后民间有俗称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的祭祖活动。从七月初一起,就有开鬼门的仪式,直到月底关鬼门止,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。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,然后竖灯篙、放河灯招致孤魂;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,架设孤棚,穿插抢孤等行事,最后以关鬼门结束。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,就得托生。”
处暑到,暑退秋已近 凉意徐徐至,艾德乐全屋门祝您打开丰收之门!
【END】
部分图片来源:互联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